發布時間:2025-09-14 來源:昂霄聳壑網作者:青春最好時28
新華網沈陽9月5日電(周夢鴿)沿高速公路行至大連經濟開發區大黑山腳下,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德數控”)先以一望無際的綠意迎客:背靠青山,樹木蔥鬱,門前花朵、果樹錯落。就連進入公司後的工廠入口,也被綠植環繞得像是走進了植物園。誰能想到,這片秀麗景致下14米處,還藏著一個占地麵積達三十個足球場大小的恒溫恒濕“地下工廠”(年溫 22±1°C,濕度55%—65%)。這座工廠用來做什麽?為什麽建在地下?帶著好奇,記者走進了科德數控的大連工廠。
科德數控大連工廠外部環境
攻克 “卡脖子”難題,實現高端機床自主可控
到達地下約14米深度後,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車間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機床。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售前技術部部長連瀚樟介紹,科德數控這座地下廠房在2020年年底建成並投入使用,長和寬均為 500米,地基牢牢紮根於堅固岩石層,並澆築了1.2米厚的混凝土。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是為了有效阻隔地麵重卡等駛過帶來的顫動,因為最細微的振動都可能對高檔數控機床精密件的加工造成影響。
科德數控大連工廠內部環境
上麵提到的機床,又稱“工業母機”,在整個工業尤其是高端裝備製造業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基礎生產資料、工業體係的基石。在一般的機器製造中,機床所擔負的加工工作量占機器製造工作總量40%-60%。小到普通電子元器件,大到航天裝備,若缺乏高端精密的工業母機,工業設計隻能停留在圖紙階段。
過去,我國高端數控機床市場被國外壟斷,外方不僅漫天要價,還實施出口管製,設苛刻使用限製,擅自操作便遠程鎖機。2008年,科德數控正式成立,開啟了高端機床領域的突圍之路。曆經十餘載,科德數控打破了我國高端五軸機床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麵,為航空航天等領域關鍵零件的加工提供了自主可控的製造能力保障。
記者在科德數控現場還見到了大連光洋集團董事長於德海,這位74歲的企業家一手打造了大連光洋集團,並推動建立科德數控。目前,大連光洋集團發展成為以光洋科技、科德數控、光洋自動化等高新技術企業為內核的智能製造和高端數控領域企業集團。
於德海表示,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科德數控積極引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推動產業升級。他還提到,數據收集是高端數控機床需要重點發力和投入的一個環節,就像智能駕駛技術的進步依賴於傳感器性能的提升,人工智能的進化受製於高質量語料庫的規模與數據庫建設的質量。
融合工業互聯網,賦能多領域高端製造
在高端製造領域,工業互聯網正成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釋放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力量。科德數控依托工業互聯網,為終端用戶交付多條覆蓋航空航天、汽車、電子、能源、半導體等行業的智能柔性產線。例如,為北京某用戶打造的智能柔性產線,可生產高馬赫飛航導彈關鍵部件,支持多品種、小批量產品混線加工,其管控係統還集成零件關鍵尺寸數據檢測、刀具壽命管理、產線產能管理等功能;為西安某用戶定製的智能柔性單元,用於製造國產大飛機關鍵零件,合格率達 100%,該用戶目前也是國內此關鍵零件的唯一供應商。
連瀚樟表示,工業互聯網對製造業的影響,是多維度、深層次的積極影響。從內部講,科德數控可將工業母機的生產工藝文件上傳,拆分成標準工步,詳細到每個螺釘的扭矩、安裝順序等,並將安裝後的檢測數據、調試過程記錄上傳,形成每台機床、每個部件的檔案。短期來看,可以將批次產品提質增效,長期來看,對產品的優化、迭代,都是最科學最有效的支持。從外部講,用戶采用其五軸數控機床所生產的絕大部分產品,都可以依托工業互聯網技術對生產製造流程優化,形成高效穩定的批量生產。
《“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科德數控作為中國高端數控機床領域的領軍企業,以工業互聯網為驅動,對傳統機床製造及應用升級,引入人工智能,形成了“人-機-物”相結合的智能化產業升級路徑。
未來科德數控將依托工業互聯網,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對機床不同環境下的性能調試、加工工藝優化、產品質量管理、全序協同孿生等方麵進行進一步探索。
從打破國外壟斷的“突圍者”,到工業互聯網賦能的“創新者”,科德數控用以自主技術築牢高端製造根基,用產業融合開辟發展新路徑。其探索不僅為我國高端機床行業樹立了自主創新的標杆,更將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新興產業的升級提供關鍵支撐,持續引領中國高端製造向更智能、更可控、更具競爭力的未來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