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務,世界共享
國際商報記者 欒雨石
金風送爽的秋日,北京再度成為全球服務貿易領域的目光焦點。9月10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正式啟幕,70餘個國家及國際組織、近2000家境內外參展企業跨越山海、齊聚一堂。這份踴躍參與的熱情,不僅印證了服貿會國際吸引力的持續攀升,更傳遞出各國對中國服務市場的信任,以及對共享中國開放發展機遇的期盼。
中國服務貿易成果豐碩,在量的穩步增長中實現質的顯著躍升。今年上半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3.9萬億元,同比增長8%,規模創曆史同期新高,其中服務出口1.7萬億元,增速高達15%。細分領域更是亮點紛呈,運輸服務出口同比增長23.9%,為國際經貿往來提供堅實的物流支撐;旅行服務出口同比增長68.7%,既為國內消費市場注入活力,也為中外人員交流搭建橋梁;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同比增長7.8%,凸顯中國服務貿易結構持續優化,高端服務的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從全麵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管理,到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中國始終以務實舉措穩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發展與服務業梯度開放。本屆服貿會的如期舉辦,既是對這份“成績單”的集中展示,更以平台之力串聯各國企業合作需求,成為中國兌現開放承諾、傳遞開放信心的重要窗口。
中國服務貿易的蓬勃發展,不僅為自身高質量發展賦能,更成為推動全球經濟複蘇的重要力量。當前全球貨物貿易增長承壓,服務貿易已成為拉動全球外貿增長的新引擎,既能夠拓展旅遊、金融、信息、文化等領域的增長空間,優化全球貿易結構,也有助於各國構建更緊密的經濟聯係,強化國際資源配置能力。近年來,中國積極拓展服務貿易國際合作,通過建立多雙邊合作機製、參與國際規則製定、搭建服貿會等高水平平台,為全球服務貿易發展注入確定性。本屆服貿會上,意大利、希臘、英國、法國、沙特、新加坡等國的高級別官員、院士及企業領袖齊聚北京,圍繞務實合作開展深度對話。中法、中英聚焦醫療創新與科技合作深化對接,中沙、中新企業攜手推進雄安數字項目落地見效,開放合作的成果將在這個舞台上不斷湧現。
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前景廣闊,為全球貿易繁榮帶來新機遇。世界貿易組織最新《全球貿易展望與統計》報告預測,2025年全球服務出口將增長4.0%,服務貿易將繼續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中國正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深化製度型開放。2024年3月建立的全國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管理製度已初見成效,廣東、上海等自貿試驗區允許外國人報考注冊城鄉規劃師、房地產估價師等職業資格,支持境外人士開立證券或期貨賬戶,製度創新帶來的紅利持續釋放;近期即將出台的促進服務出口政策措施,將從財稅支持、金融服務、監管便利化等方麵加大扶持力度;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持續推進,也將進一步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這些舉措將不斷優化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環境,為中外企業營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合作空間。
從2012年首屆舉辦至今,服貿會已成長為全球服務貿易領域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展會,其發展軌跡,正是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積極擁抱世界的生動縮影。未來,中國將繼續以服貿會為紐帶,與世界各國攜手推動服務貿易繁榮發展,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實現各國共同發展書寫更多互利共贏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