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4 來源:避強擊弱網作者:博伊卡斯基
湖北潛江有“中國小龍蝦之鄉”的稱號。近年來,當地把小龍蝦產業玩出了新花樣。通過推廣“四季有蝦”養殖模式,小龍蝦產業鏈活力滿滿。
在湖北省潛江市的“四季有蝦”養殖基地,池塘是“回”字形結構。外圈是繁育期的蝦,個頭還很小,屬於蝦苗。
轉運到養殖區後,經過大概三個月的生長期,就能長成大個頭,當地叫“炮頭蝦”,10隻能達到一斤的重量。
以往夏季蝦銷售完,很少有這樣的“炮頭蝦”上市了。而潛江在推廣“四季有蝦”養殖模式後,冬季也能吃到這樣的“炮頭蝦”。
推廣“四季有蝦”養殖模式,給當地帶來了什麽?
錯峰銷售效益高
地處江漢平原的潛江過去養殖小龍蝦,春季投苗,夏季集中上市,秋冬兩季就幾乎空檔了。集中上市,小龍蝦的價格波動比較大,蝦農們的收入周期也短。
在過去,蝦農在收完夏季小龍蝦後,就會外出打工,很長時間不能陪伴在家人身邊。如今有了“四季養蝦”模式,蝦農在秋冬兩季也有活幹了,在家門口就把錢賺了。給家人更多的陪伴,還能多賺錢。冬季上市的小龍蝦,價格更高。相比夏季蝦,雖然產量小,但是價格高了近一倍,這樣蝦農一年收入能多一倍左右。
今年潛江市還首次推廣了“早稻+冬蝦+早春蝦”的循環種養模式,可以實現“一田三收”,提升農民的綜合效益。
據了解,潛江市小龍蝦養殖麵積達90多萬畝,有望在年底完成冬季小龍蝦養殖麵積10萬畝的任務,養殖產量達到3.2萬噸。
盤活產業鏈
“四季有蝦”模式還帶動了小龍蝦產業鏈的發展。全國最大的小龍蝦交易中心,有個響當當的名字——“中國蝦穀”。商戶們將小龍蝦打包發貨,送往全國。
在過去,這個時候市場已經冷清了,而隨著“四季有蝦”模式推廣,這個時候市場仍然火熱。得益於完善的物流體係,小龍蝦一大早從潛江發貨,可能晚上就出現在北京的餐桌上了。
目前,潛江已經形成了從蝦苗供應到成品銷售、從初級加工到精深加工、從線下批發到線上電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從業人員達22萬人,綜合產值突破870億元。
餐飲端同樣火熱。以往許多龍蝦店隻做半年生意,實現“四季有蝦”後,去年春節上海、深圳等地冬季小龍蝦很受歡迎。
據了解,小龍蝦的吃法也有很多創新,除了常見的油燜大蝦、蒜蓉蝦,現在推出了檸檬泡泡蝦、藤椒小龍蝦、榴梿小龍蝦等吃法,頗受食客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