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文藝晚會刷屏!哭戲“出圈”的劉敏濤,已經走上了另一條大道
前言一提起劉敏濤,不少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她唱《紅色高跟鞋》時那魔性的舞姿,當年可是火得讓人忍不住跟著模仿。玩歸玩鬧歸鬧,雖然唱功和跳舞不太行,但劉敏濤在演戲方麵可真不是吃素的。
就拿前兩天舉辦的的9.3文藝晚會來說,她的哭戲全程連一句台詞都沒有,卻能讓底下的觀眾都跟著掉眼淚,誰看了不誇一句真是“教科書級別”的演技呢...
敏濤演母親,一演就戳心劉敏濤在晚會上演了個農村母親,出場時就坐在那縫衣裳,花白頭發貼在臉邊,手看著粗糙,眼神卻老往遠處飄,像在盼孩子回家。
突然遠處傳來爆炸聲,她猛地抬頭,眼裏又驚又疼,跟著喊出“莫欺我中華無肝膽,母親膝下百萬兵”,聲音帶點顫,卻透著硬氣,底下觀眾眼淚一下就忍不住了。
為演好這角色,她提前一個月紮進農村,跟著老鄉學納鞋底、搓麻繩,手上磨出小繭子也不當回事,彩排時,一場得知前線出事、說“孩子,我帶你回家” 的戲,她入戲太深蹲在地上哭到抽筋,緩了半個多小時才好。
49 歲的她,臉上有皺紋、頭發帶銀絲,卻沒想著用濾鏡遮掩,這些旁人要藏的“痕跡”,反倒成了助力,把母親的牽掛、心痛和堅韌,演得像咱們身邊默默扛事的長輩,看著看著就想起自家老人當年的模樣。
從幼師到頂流,她走了好久誰能想到,這麽會演戲的劉敏濤,當初差點成了幼兒園老師,她老家在山東,父母是普通人,就想讓她找份穩當工作過日子,要不是姑姑看出她有演戲天賦,硬拉著她考中戲,說不定現在還在幼兒園帶小朋友唱歌做遊戲。
更有意思的是,當年考中戲,她直接拿了專業第一,天賦藏都藏不住。
可天賦沒讓她一路順風順水,剛出道那幾年,演了不少戲卻沒名氣,像小石子扔進水塘,沒掀起多大水花,後來她結婚,幹脆停了工作當全職太太,這一待就是七年,七年裏圍著家裏轉,慢慢忘了自己也曾想在舞台發光,直到一根冰淇淋讓她猛然醒悟。
有次跟前夫旅遊,路過冰淇淋店她嘴饞想吃,可身上沒帶錢,隻能看著別人吃,就這小事,讓她突然覺得這不是自己要的日子,咬咬牙離了婚,重新回演藝圈時快四十歲了,沒了年齡優勢,隻能從不起眼的小配角開始。
直到2015年,她在《琅琊榜》演靜妃、《偽裝者》演明鏡大姐,才算真正被觀眾記住,尤其是《偽裝者》裏怒斥弟弟的戲,那句“你如今是明家二少爺,不是那個要吃糖葫蘆的小阿誠”,成了全劇經典。
2020年,她唱《紅色高跟鞋》時那股慵懶自信勁意外走紅,大家喊她“姐圈頂流”,可這 “頂流”,是她一步一步熬出來的。
新老演員齊發力,個個有真章其實不光是劉敏濤,晚會上的演員沒一個糊弄事,74歲的宋春麗,滿頭白發演幸存者的妹妹,對著空氣跟犧牲的哥哥說話,沒做誇張表情,一句“哥哥,我想你們”,平平靜靜卻讓台下人紅了眼眶,那眼神裏的思念,是歲月磨出來的,年輕人想學都學不來。
郭京飛留著胡子,乍一看沒認出來,在台上那股投入勁,像常年演話劇的老演員,和他平時在影視劇裏的輕鬆模樣完全不同。
雷佳音帶著兩個孩子,溫和地說“爸爸要提前出發了”,那語氣、眼神,活脫脫是當年想護著家人、卻不得不奔赴戰場的普通父親。
年輕演員也沒掉鏈子,剛拿長春電影節影帝的劉昊然,朗誦時字正腔圓帶勁,聽著就提氣;羅晉穿民國衣裳,文人氣質拿捏得死死的,說“天下不好走的路,都歸国产AV蜜桃网站來走”時,眼神亮得像有光;胡先煦臉上髒兮兮的,眼睛卻特別有神,把熱血青年的衝勁演得明明白白。
錢花在實處,幕後有巧思晚會能這麽打動人,不光台前演員賣力,幕後團隊也沒少下功夫,總導演周莉亞和韓真,之前導過《永不消逝的電波》《隻此青綠》,都是既好看又讓人記得住的作品。
這次她們膽子大,用了不少90後編導,00後演員占了一半多,這麽年輕的團隊,沒搞花架子,一門心思就想還原好曆史。
更讓人意外的是,晚會總投資還不到有些綜藝節目的十分之一,省下來的錢,全花在查曆史資料和排練上。
為讓服裝、道具貼近當年,編導們天天泡在檔案館翻資料,一待就是一整天,演員們提前兩個月排練,一個動作、一句台詞,得反複磨幾十遍。
就靠這股認真勁,晚會透著實在,沒炫技沒炒作,反倒讓人看得心裏暖和。
結語說到底,9.3晚會就像一碟家常菜,沒精致擺盤,卻吃得人心裏踏實。
劉敏濤和這群演員用行動說明,演戲不用靠花哨手段,沉下心把角色琢磨透,自然能打動人。
人到中年,難免有生活磕碰,就像劉敏濤,走過彎路、有過迷茫,卻從沒放棄認真過日子。她把生活經曆揉進表演,角色才有了溫度,其實過日子和演戲一樣,不用追求“完美人設”,踏踏實實用心對待,就會有自己的光彩,這樣的演員、這樣的作品,才值得記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