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修複骨折隻需一把膠槍?韓國研發新技術,可直接在患處3D打印“活骨骼”
作者:我愛美美媳婦兒 來源:漯河 瀏覽: 【大中小】 發布時間:2025-09-14評論數:
來自韓國的一支科研團隊近日發明了一項新技術:改造膠槍,使其可以直接將類骨質材料打印在骨折處。
▲骨折(資料圖)
通常情況下,骨折或骨骼缺陷在進行骨移植時,需要使用金屬固定器(如釘子或板子)來支撐斷裂的骨骼,直至其愈合。但這些植入物的形狀不一定契合患者的骨折處,這可能影響移植後的骨骼穩定性和排列。
韓國成均館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師、研究者之一李鍾成表示:“據我所知,幾乎沒有使用這項技術進行骨移植的先例,這區別於傳統的治療方法。”
理論上,醫生可以為患者定製3D打印骨移植的部位,但這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製作,且無法在手術中即時使用,而新技術隻需要幾分鍾就能完成。李鍾成補充說:“在真實的手術中,能夠減少手術時間、提高效率是此技術的一個重要優勢。由於該設備體積較小且能夠手動操作,外科醫生可以在手術過程中實時調整打印方向、角度和深度。”
在一項於9月5日發表在《設備》雜誌上的文章中,李鍾成團隊詳細介紹了他們使用膠槍將類骨質材料直接3D打印到骨折處的新技術。同時,通過調整細絲中物質的比例,研究人員還可以定製移植物的硬度和強度,以適應身體的不同需求。
▲骨折(資料圖)
在研究中,他們成功在患有腿部骨折的兔子身上測試了這項技術。
研究人員用金屬板和螺絲固定骨折處,然後分別用特殊骨狀絲線和傳統物體填充了兔子的骨缺損,並跟蹤對比了12周的情況。
結果表明,與接受傳統治療的兔子相比,接受新技術治療的兔子恢複得更好,包括骨組織的形成和三個月內骨頭更多生長,也沒有發生感染和組織損傷。
研究人員表示,在手術中醫生可以使用這一新技術更好地修複形狀不規則的骨折。使用改裝後的膠槍(工作溫度從100℃降為40℃)擠出線材,並製造出可在40秒內冷卻至體溫的相應形狀。隨後,就能直接將3D骨移植材料打印到骨折和缺陷部位。
李鍾成表示:“国产AV蜜桃网站已通過兔子證實了這項技術的治療潛力,在將這項技術應用於人類之前,還需要在更大的動物身上進行進一步研究。”同時,李鍾成還補充說:“国产AV蜜桃网站相信未來,這種方法有可能在創傷手術中被廣泛應用。”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實習記者 周月瀟
編輯 鄧旆光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