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搞砸85年春晚,棄養雙胞胎孤兒,演三級片入美籍後又回國撈金

陳衝這個人,說起來挺複雜,早年在中國紅得發紫,後來去了美國,各種爭議纏身,到現在還活躍在熒屏上。咱們從頭說起,她出生在1961年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醫生,外公外婆也搞醫學研究,那環境從小就讓她接觸不少文化知識。
1976年,15歲時候被導演謝晉看中,演了電影《青春》裏的啞女,算是正式進圈。1979年主演《小花》,拿了第三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那時候她才18歲,成為最年輕的影後。片子講抗日故事,她演趙小花,觀眾都記住了這個清純丫頭。接著1980年《海外赤子》,她唱《我愛你,中國》,人氣更高。那個年代,她是全國偶像級別的人物。
但陳衝不滿足國內發展,1981年20歲就去了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學電影製作。為養活自己,她打工端盤子、洗廁所,日子過得苦哈哈。1985年春節,她回國參加央視春晚,那時候春晚剛起步幾年,導演黃一鶴想搞點創新,請了港台主持,還把場地搬到工人體育館。陳衝上台,穿紅毛衣,說在美國三年,第一次過春節,今年本命年,隻有兩個星期假,算命先生說該回來看看,然後祝大家春節快樂,用一句現在中國很時髦的話,恭喜發財。聽起來挺隨意,但節目播出後,央視收到兩千多封投訴信。原因有幾個,一是提算命先生,那年頭反對迷信,這話在全國晚會上說,等於踩雷。二是她表達得像個外人,話裏透著疏離,沒表現出思鄉情懷,反倒像臨時客串。觀眾覺得她出國幾年就不把自己當中國人了,傷害感情大。春晚本來是合家歡節目,她這幾句讓很多人寒心。結果黃一鶴在新聞聯播道歉,那屆春晚被批為史上最差。陳衝沒多回應,假期結束就回美國,繼續她的路。
爭議沒停,1986年她演了好萊塢片《太平輪》,1987年《末代皇帝》,飾婉容,這片拿了九項奧斯卡,她也算沾光。但在美國發展不容易,亞裔演員機會少,她接的角色多是邊緣的。1989年28歲,她加入美國籍,手續在加州辦,宣誓效忠美國。同年和第一任丈夫柳青離婚,柳青是華裔醫生,兩人1986年結婚,本來是為綠卡,但感情沒維持。入籍後,她覺得在美國立足更穩,但國內輿論炸鍋,有人說她忘本。1992年她再婚,現在丈夫彼得·奧布賴恩,是心髒外科醫生。婚後她流產一次,醫生說難孕,1997年夫婦從南寧福利院領養一對雙胞胎姐妹,生於1996年7月31日,本來姓院,叫雪英和雪華。1998年4月手續辦完,帶回美國加州。陳衝當時對外說會平等對待,但1998年底她生了大女兒文達,2000年生小女兒文妍。生了親生孩子後,她覺得精力不夠,經紀人宣布把雙胞胎轉讓給紐約一對夫婦。雙胞胎那時四歲左右,被打包送走。南寧福利院說這違反中國領養規定,要追責,但手續在美國辦,中國部門難介入。陳衝辯稱是委托照顧,不是棄養,還說和那家保持聯係,知道孩子過得好。但公眾不買賬,覺得孩子不是物品,怎麽能轉手?她經濟條件好,多養兩個不是問題,卻這麽做,太自私。事件曝光後,網友一直記著,2020年她發女兒哈佛畢業動態,有人問那對雙胞胎呢。陳衝的親生女兒在美國長大,說英語流利,對中文不熟,她帶她們回國拍戲,也被批炫耀。
除了家庭事,陳衝在美國為混圈子,1993年演了香港片《誘僧》,改編李碧華小說,背景唐初玄武門之變。她飾石榴公主,為角色剃光頭,拍激情戲,片子定為三級,在香港上映。導演羅卓瑤,方令正和李碧華編劇,搭檔吳興國、張豐毅。陳衝說這是為在美國博位子,沒辦法。她在《末代皇帝》《大班》也有激情鏡頭,但《誘僧》尺度最大,觀眾看後不解她為什麽犧牲形象。其實她在美國接戲難,經紀人勸她放開點。1994年她憑《紅玫瑰白玫瑰》拿金馬最佳女主角,王嬌蕊一角,但三級標簽黏著她。入籍後,她在美國演《雙峰鎮》《天與地》等,1998年導演《天浴》,拿金馬最佳導演,但內地被禁。2000年導演《紐約的秋天》,主演理查德·基爾。她的職業跨中美,作品超90部,獎項不少,但爭議總伴隨。
2000年後,中國娛樂圈起飛,陳衝開始回國接活。2007年演薑文《太陽照常升起》,飾林大夫。之後參演《雙城計中計》《色戒》舞台劇,導演《英語》《英雄》。她帶著親生女兒回國,文達文妍上美國名校,2020年小女兒哈佛畢業,她發微博慶祝。棄養事鬧大,南寧福利院多次聯係無果,她經紀人說孩子生活好,但沒細節。陳衝現64歲,在加州灣區住,偶爾回上海探親,繼續拍片,如2024年《弟弟》,2025年《婚禮宴會》重拍版、《內在的邪惡》。她參與慈善,2008年防治艾滋,2010年舊金山家庭暴力中心。但回國接戲被批撈金,尤其入籍後,說她吃裏扒外。她的選擇反映移民現實,在美國掙紮多年,回國機會多,收入高。但棄養和春晚事,讓人覺得她利己過頭,沒擔當。
說到底,陳衝的人生像一麵鏡子,照出移民的酸甜苦辣。早年在中國風光,去美國從底層爬,入籍求穩,拍三級求機會,這些都懂。但棄養雙胞胎,太傷人,孩子從福利院到美國,本以為有家,又被轉手,誰知道後半生咋樣?她經濟好,精力不夠的借口站不住。春晚那事,也顯出她不接地氣,話說出口沒想後果。回國撈金,更像精算,哪邊有肉就去哪。她的故事有內涵,不是簡單黑白,提醒大家,個人選擇影響深遠,別隻顧自己。2025年她還活躍,奧斯卡紅毯穿熒光綠禮服,優雅,但黑曆史甩不掉。她的書《貓魚》出,回憶人生,讀者反饋熱烈,但棄養總被提。她的人生,成功多,爭議也多,值不值得原諒,各人有數。總之,別美化她,她就是普通人,做了普通人難接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