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會客廳|蔡若蓮:“留學香港”品牌獨具優勢

香港9月10日電 (記者 韓星童 劉軒廷 劉懿華)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近日接受中國新聞網“港澳會客廳”專訪時表示,香港是一個優質高等教育高度集中地,“留學香港”品牌獨具優勢。
8月15日,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接受中國新聞網“港澳會客廳”專訪。 記者 陳永諾 攝
此前美國政府提出限製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香港多所大學隨即向受影響學生拋出橄欖枝。在蔡若蓮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透露,香港各所大學共收到逾1000宗相關查詢,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國際學生,充分體現香港高等教育的實力和國際公信力。
為什麽國際學生對香港高校的興趣這麽大?蔡若蓮指出,香港高校擁有多重獨特優勢。首先,香港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高度集中,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吸引全球頂尖的教授來港任教及從事科研工作。再者,香港高校國際化程度相當高。據資料顯示,在2023/2024學年,8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約有23100名非本地學生,其中約14800人修讀學士學位課程,他們來自超過100個國家或地區,修讀超過200項不同課程。蔡若蓮稱,“這意味著你在校園內就可以接觸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
蔡若蓮認為,另一項不可忽視的優勢在於,香港在“一國兩製”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擁有東西薈萃的文化風貌和“兩文三語”的獨特環境,令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都能夠很快適應。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發展,香港已有4所大學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設立分校,在“一校兩園”模式下擴大辦學規模,亦加快學術研究、人才引進等工作,“部分學校開辦‘2+2’課程,讓學生修讀一個學位擁有兩地校園的學習體驗,這對學生來說非常有吸引力。”蔡若蓮說。
非本地生數目的高速增長,加劇了香港高校宿位緊缺問題。香港特區政府7月推出“城中學舍計劃”,鼓勵和便利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把現有商廈改建為學生宿舍,增加宿位供應,從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地位。蔡若蓮表示,市場及大學均對該計劃反應熱烈。
她提到,特區政府此前獲立法會撥款逾103億港元設立宿舍發展基金,加快興建學生宿舍,預計到2027年將有15個學生宿舍項目、共13500個政府資助的新宿位落成。蔡若蓮相信,加上為政策拆牆鬆綁的“城中學舍計劃”,可在短時間內紓緩大學宿位緊缺現狀。(完)
【編輯: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