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要實現產業化落地,就不能靠遙控,必須得自主完成任務!”
9月12日,在2025外灘大會·見解論壇——“智驅未來·生態共贏:打造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高地”現場,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睿睿一語道破關鍵。他同時指出,工信部定義的人形機器人就是基於大腦、小腦和肢體三類關鍵技術,而“長什麽樣子並不重要,最核心的是大腦”。
作為四川省一號創新工程的首個原點項目,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於2024年4月,其研發的“貢嘎一號”是國內唯一的超輕量級人形機器人。今年外灘大會期間,“貢嘎一號”四代機於“機器人小鎮”首發。它展現了卓越的空間智能理解和行動能力,可自主完成操控者輸入的指令。
在打造“最強大腦”的過程中,張睿睿介紹,今年3月,其團隊發布國內首個基於3DSGs的人形機器人規劃推理執行係統Raydiculous—1。該係統在執行大空間和跨空間任務中擁有長視野推理規劃能力,同時具備自主學習、處理跨場景任務的特性。而就在前幾天,團隊又推出了國內首個基於世界模型的機器人任務執行係統R-WMES,使機器人能“在隱空間內自主完成連續任務規劃,並選擇最優路徑執行任務”。例如,當機器人“看到”一張“帶吸管的瓶子”的圖片,它就能自主完成往空瓶內插吸管的動作。
除了通用人形機器人,團隊還開發了仿生雙足恐龍機器人等文商旅體類機器人、工程巡檢移動平台等工程類機器人,已經在多樣場景投入應用。
本次論壇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解放日報社主辦,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支持,上海市人形機器人創新孵化器協辦。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盧芳明俞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