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各地還在探索有效的鼓勵生育政策時,天門市的生育率獨自逆勢增長,這個城市做對了什麽?
文|《財經》記者 魯偉
編輯 | 朱弢
“要生孩子就趁早,生育獎補要知道!”2025年3月9日,田燕平隨手在抖音發布的一條視頻讓她成為一名“網紅書記”。截至目前,這條視頻獲得7.3萬點讚,8000多人發表評論,針對網友關於生育支持政策的谘詢,田燕平一一回複。
田燕平是湖北省天門市拖市鎮彭家溝新村黨支部書記。她表示,鼓勵生育是村委會工作的重中之重,“基本上是常態化開展,時刻關注生育方麵的新動向”。
每天,田燕平上班後會第一時間打開天門市衛健委的簽到係統,及時了解村裏孕婦的生育情況,並提供相應支持與服務。作為一個移民村,彭家溝新村戶籍人口為1205人。2025年上半年,該村新生人口為4人,現有孕婦5人。田燕平表示,當地為鼓勵生育,會提供“一條龍”服務,村級對20周歲-49周歲的育齡婦女登記在冊,逐一宣講生育政策,確保不漏一人。
在天門市,大大小小共有528個村莊,它們和彭家溝新村一起,構成了這個縣級市過去一年半以來新生人口持續增長的龐大網絡。
2024年,天門市出生人口7217人,同比增長17%,八年來首次“由降轉增”;2025年上半年,天門市出生人口延續向好態勢,1月至6月新生兒數量為3756人,同比增長5.6%。
天門市鼓勵生育的實踐備受關注。外界最直觀的印象就是,這個“五線城市”真金白銀地向生育“砸錢”。據測算,預計天門市2024年至2026年投入3億多元用於鼓勵生育,全市有望多出生3000多個孩子。事實上,真金白銀的投入之外,該市構建了一整套生育支持政策與製度保障,用天門市委書記紀道清的話說就是,該市在生育方麵做到了“法律上有依據、需求上有空間、社會上有支持”。
在當前“老齡化、少子化”的嚴峻形勢下,天門市的出生人口卻持續增長,這引發外界的廣泛關注與激烈探討。截至目前,全國政協、民進中央、中國人口學會等調研組都先後到天門市進行專題調研,此外還有100多個縣市區相關負責人赴天門“取經”。
天門市地處湖北省中南部,因境內西北有天門山而得名,這是一個省直轄縣級市,戶籍人口160萬人,屬於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全市有28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以土家族、回族、壯族為主。2024年,天門市GDP(國內生產總值)為785.4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3%;這一年,天門出生人口數量的同比增幅遠高於全國的5.8%。
有人感慨,生育率下跌這個“全球性難題”,何以被一座湖北小城破解了?如今各地都在探索有效的鼓勵生育政策,唯有天門的生育率逆勢增長,天門交出的“作業”,各地可以直接“抄”嗎?
“国产AV蜜桃网站天門算是破題了。接下來,還需各地共答。”紀道清公開表示。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教授石人炳多次赴天門市調研,並持續關注當地的生育情況。在他看來,如果僅僅將“天門模式”理解為生育津貼、購房補貼等這些外顯的做法,這一模式可能在有些城市不好複製。他認為,“天門模式”的精髓在於一把手重視、部門協調配合、社會力量動員、生育支持政策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契合群眾養育需求、重視生育友好型文化形成等等。
石人炳在調研中了解到,有外地衛健部門負責人到天門“取經”後感慨,“天門的經驗国产AV蜜桃网站學不了。”天門市衛健委負責人也直言:“(你們)衛健委學(天門)衛健委是學不到的,要書記學書記、市長學市長。”
石人炳表示,當有些地方年輕人生育二孩還擔心單位領導不高興時,天門市的很多單位領導已經在關心年輕人的婚育問題了;當有些地方的孕婦還在為孕檢產檢發愁的時候,天門市產科醫護人員已經開始上門探訪孕婦,建立線上聯係機製,免費派車接送產婦分娩了。
“生孩子被重視、被尊重、被支持,就有更多的人願意生育。至於說具體的支持模式倒是應該因地製宜,不能生搬硬套。”石人炳認為。
新生人口逆勢增長
“生三孩的家庭累計可以享受價值約35.59萬元的獎勵”“生了三孩後,我獲得了18萬元的購房補貼”“產科的所有床位都滿了,走廊還加了床”……在天門,經常能聽到這樣的信息。
彭家溝新村彭傳梅生三胎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
2024年,已經育有兩個孩子的彭傳梅又懷孕了,而且檢查出來是雙胞胎,這令全家既驚又喜。由於已做過兩次剖腹產,彭傳梅對再次懷孕有些擔心,田燕平等村幹部得知消息後,經常上門走訪,宣講生育鼓勵政策,並幫著聯係當地的醫護人員。當地的醫生經常來彭傳梅家“上門服務”,給她量血壓、測體溫,並根據其身體狀況告知孕期注意事項。“這讓我感覺到很暖心。”彭傳梅說。
2025年4月26日,彭傳梅順利生下一對雙胞胎,成為當地令人羨慕的四孩媽媽。根據天門市的鼓勵生育政策,算上一次性生育獎勵、購房獎勵、分娩補助、產假補助、育兒補貼等,田燕平稱,“彭傳梅家可享受30多萬元的獎補”。
天門市生育政策補貼明細表顯示,在2024年4月1日至2027年5月1日期間,生育二孩最高獎補28.7188萬元,生育三孩最高獎補35.5988萬元。
天門市石家河鎮的謝飛是當地鼓勵生育的典型受益者。今年38歲的謝飛是一位三胎媽媽,2024年9月12日,她的第三個孩子在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降生。“在天門生完三胎,才發現天上掉下的餡餅我真的接住了!”謝飛稱,最初並不相信網傳的那些生育鼓勵政策,但後來確確實實享受到了當地的生育獎補,並在微信公眾號中將自己拿到的生育獎補一一列舉出來。“(獎補)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的育兒壓力。”她表示。
據謝飛透露,她已經收到生育一次性獎勵3000元,分娩補助300元,每個月10日前會收到1000元生育補貼(至小孩3歲),她算下來,能收到的生育獎勵現金為39300元。此外,她還拿到了18萬元的購房補助。除了天門當地的生育獎補,她還能享受國家的補貼政策。
在生育獎補領取流程上,天門市要求“刪繁就簡”——產婦出院之前,醫院將分娩補助、一次性生育獎勵、產假補助直接打入產婦的生育榮譽卡;對有購房需求的家庭發放購房認購券;育兒補貼每月打入生育榮譽卡,直到小孩滿3歲。
據了解,彭傳梅在出院時,其生育榮譽卡就收到1.11萬元的獎勵,現在每個月上旬,2000元的育兒補貼會準時到賬。
田燕平表示,鼓勵生育是當前工作的重心,也是上級考核村級工作的重要指標。作為村幹部,她需要時刻關注在冊孕婦在什麽時間段做哪些檢查、在不在天門本地生產、臨近預產期的孕婦有沒有入院等等,並將政策宣講精準到每一個育齡夫婦。
為了鼓勵生育,天門市建立了市四大班子領導包保聯係單位和分管鄉鎮、市直部門班子成員包保機關和所轄二級單位、鄉鎮機關幹部包保聯係鄉鎮直屬單位和村(社區)、所有單位和村(社區)領導班子成員包保已婚育齡婦女家庭的“網兜式”四級包保機製,實現已婚育齡婦女家庭全覆蓋。
紀道清近期公開表示,加快建設生育友好型城市,要舍得投入真金白銀,營造尊重生育、鼓勵生育、保護生育的社會氛圍。他算了一筆賬:據測算,預計天門市2024年至2026年投入3億多元用於鼓勵生育,全市有望多出生3000多個孩子。
在社交平台上,有人表示,為了享受天門的生育政策和相關福利,已將戶口從武漢遷回天門;還有人表示,盡管已經超過40歲了,但看到家鄉的生育鼓勵政策後,決定再生一個小孩。不過,也有不少人強調,自己並不是,也不會因為生育鼓勵政策才生小孩,而是不管有沒有獎補都會生,“獎補隻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天門的“頭等大事”
多位受訪者強調,天門市鼓勵生育,並非隻是簡單的“發錢”,更為難得的是,當地出台了以婚戀、孕育、生育、托育、教育、住房等一體化的政策“組合拳”,將“生育友好”理念融入到了日常。
2025年2月8日,天門市出台《關於建設生育友好型城市的實施意見》,提出構建婚戀、孕育、生育、養育、托育、教育等一體化服務體係,完善財政、稅收、保險、醫療、教育、住房等積極生育支持措施,大力倡導婚育新風、加強婚戀服務,營造全社會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圍。這份實施意見確定的目標是:到2027年,生育友好社會環境基本形成,生育水平保持穩定,出生人口性別比基本正常。
建立這套體係的過程並不輕鬆。天門市的鼓勵生育政策發軔於2023年,曆經基礎版、加強版、升級版三個階段,先後出台鼓勵生育的“五條措施”“七條意見”“新七條意見”,至今仍在積極探索生育發展的新路徑。
2023年以來,天門市通過問卷調查、入戶走訪等形式,對17萬戶49歲以下已婚一孩和二孩家庭進行調研,分層分類召開座談會800多場,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提供重要依據。
2023年9月,天門市從生育激勵、降低生育養育成本、生育休假、住房保障、嬰幼兒照護方麵,出台《關於鼓勵生育的五條政策措施》(下稱《五條措施》),這便是天門市生育鼓勵政策的1.0版本(基礎版)。
此後半年間,天門市對16.5萬名育齡婦女的生育意願進行調查,發現養育、教育、住房成本等是育齡婦女不願意生育的主要原因。2024年4月,依據調查結果,天門市將《五條措施》細化為《關於鼓勵生育的七條意見》(下稱《七條意見》),這是生育鼓勵政策的2.0階段(加強版)。
《七條意見》首創“階梯式補貼+普惠式服務+製度化保障”三維支持框架,覆蓋婚戀、孕育、生育、養育、托育全鏈條。比如,在國家規定基礎上,將一孩、二孩、三孩產假分別延長至六個月、七個月、八個月,且首創為農民、靈活就業人員發放產假補助,填補政策空白。生育獎補等七方麵鼓勵生育的政策在《七條意見》中得以明確。
2025年3月,天門市又出台“鼓勵生育新七條意見”,從而進入3.0階段(升級版)。“新七條意見”的核心是,將相關服務向前延伸至鼓勵“90後”“00後”婚戀交友,向後延長到保障孩子們入托入學。
“天門市將鼓勵生育作為‘一把手’工程,連續兩年納入全市重點工作,成立由市委主要負責同誌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樹立重視生育的鮮明導向。”紀道清近日撰文表示。
紀道清在談到鼓勵生育的“三點啟示”時表示,一要堅持“一把手”帶頭;二要堅持“一竿子”到底;三要堅持“一條心”幹事。
根據天門市衛健委黨組成員汪會兵的估算,2025年天門市新出生人口大概率仍會超過7000人。這意味著,天門市在2025年的新生人口仍將保持逆勢增長態勢。
新生人口增長帶來了什麽?
作為湖北省直管的縣級市,天門市地處江漢平原腹地,紡織服裝、農副產品及食品加工、機電汽配是當地的三大傳統支柱產業,綠色循環、新材料、電子信息則是當地大力發展的新興產業。2024年,天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9.8%,增速皆居全省第一。
作為湖北中部地區不容忽視的“潛力股”,天門市已連續四年入圍縣域經濟百強,這份“成績單”的背後與當地大力鼓勵生育有關係嗎?天門市為何要花如此大的力度來鼓勵生育?
當前,中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征,這也曾一度困擾著天門。“生育是大事,是眼下的緊迫事,工程項目可以緩一緩,生育支持刻不容緩。”紀道清表示。
和中國很多城市類似,在全麵實施兩孩政策的2016年,天門市的新生人口數量達到近年來的頂峰——18528人,但此後,當地的新生人口數量持續下滑。到2023年,天門新生人口數量為6004人,僅為2016年高峰時期的三分之一左右。正是在少子化的持續衝擊下,天門市開始探索鼓勵生育的新路徑,並在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實現了新生人口逆勢增長。
新生人口逆勢增長給天門市帶來了什麽變化?為鼓勵生育,天門市數億元真金白銀的投入,其財政是否有壓力?
紀道清認為,鼓勵生育的財政支出是一筆非常值得的投入。他表示,從社會發展維度看,人口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從經濟發展維度看,一個孩子可拉動未來80年左右的消費。而從實施生育支持政策“組合拳”的財政可承受能力看,2024年全市兌現的政策資金占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例不到2%,財政可承受。
紀道清透露,天門市自實施一係列生育支持政策以來,已帶動商品房銷售過萬套。
謝飛也表示,自己和家人商量後很快便決定在天門市購置房產。她稱,根據相關政策,她累計獲得了18萬元(6萬元農村人口進城購房補貼以及12萬元三孩家庭購房補貼)補貼,前後花了不到三個小時便在天門市區訂了一套房。
在購房補貼的刺激下,天門市甚至出現了“上午領證,下午買房”的案例。據《湖北日報》報道,2025年5月6日上午,小李和未婚妻來到天門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領取結婚證的同時,還拿到一張6萬元的購房認購券。當天下午,他們就來到天門城區某樓盤,買下一套140多平方米的新房。
有消息稱,自2023年9月至2024年10月,天門市實施的生育政策帶動房地產投資增長5.9%,居湖北省第一,財政收入增長13.7%,形成“生育刺激消費—消費拉動經濟—經濟反哺生育”的良性循環。
除了購房補貼,天門市力推的托育與教育方麵的支持同樣廣受關注。在托育方麵,天門持續擴大托位供給,建設普惠性托育服務中心,先後在30所公辦幼兒園開設托班。目前,全市共提供托位3600餘個,公辦幼兒園保教費下調至每學期不高於1400元,降幅達50%,有效滿足2歲至3歲幼兒托育需求。在教育方麵,天門進一步整合教育資源,全麵推進教聯體建設,新增學位3.7萬個。此外,2025年天門計劃分批改造升級32所村級幼兒園,全麵改善教學條件。
曾有專家去天門調研生育鼓勵政策,有當地人士向這位專家建議:晚上去天門市區走一走,因為市區晚上在外吃飯的人數是有一定增加的,這意味著人口回流了。
湖北省社科院全麵深化改革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葉學平近期公開撰文稱,(天門鼓勵生育)政策效果顯著。短期來看,政府投入不小,但這筆實實在在的“耐心投資”,長期綜合效益非常可觀。
葉學平表示,從成本收益角度看,家庭生育決策受成本影響巨大。天門通過補貼降低家庭生育成本;從提振消費角度看,生育能帶動一係列有效消費。母嬰產品、教育、醫療、房地產等行業需求因生育增加而上升,鼓勵生育政策會刺激家庭消費持續增長;從人力資源角度看,人口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充足的勞動力供給對經濟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天門通過鼓勵生育,為未來儲備勞動力,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保障支撐經濟發展的人力需求,增強地區長遠競爭力,持續創造源源不斷的經濟價值。
是否具有借鑒意義?
2025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和地方層麵密集出台了多項生育支持政策。
在國家層麵,7月28日出台了育兒補貼政策,從2025年1月1日起,無論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領取3600元補貼,直至年滿3周歲。此外,國務院辦公廳於近日印發《關於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意見》,從2025年秋季學期起,免除公辦幼兒園學前一年在園兒童保育教育費。
在地方層麵,7月31日,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係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工作措施》提到,要建立並實施生育補貼製度。落實好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等政策;加大對多子女家庭購房的支持力度,結合實際出台適當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政策。
8月8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五部門印發的《關於實施女職工產假及生育假期間用人單位社會保險補貼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女職工在職期間生育子女,單位依法為其落實產假及生育假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申請享受產假社保補貼。
密集出台的生育支持政策,會在多大程度上促進生育意願,新生人口數量會因此回升嗎?
中國2024年出生人口為954萬人,逆轉連續七年下降的趨勢,比2023年增加52萬人,實現小幅回升。不過,多位人口專家認為,因為2024年是龍年,這在很多國人眼中是適合生孩子的吉利年份,但結婚率下降、生育意願低迷的現實不容忽視,出生人口能否進一步反彈仍有待觀察。
來自民政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結婚登記僅為610.6萬對,較2023年減少157.4萬對,創下近40年來新低。2025年上半年,全國結婚登記353.9萬對,比去年同期增加10.9萬對,同比增長3.2%,結婚登記小幅回升。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副院長、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楊凡的研究方向包括生育研究、人口政策等,她是常年關注天門市鼓勵生育政策的學者之一。
2025年5月,楊凡發表一項研究:對政策效果的正向預期能夠顯著促進育齡人群的生育計劃,其中,帶薪育兒假和普惠托育服務正向預期效果顯著促進了已婚未育人群的生育計劃,帶薪育兒假和育兒補貼正向預期效果顯著促進了已婚一孩人群的生育計劃;政策預期效果對生育計劃的影響因育齡人群婚育狀態和社會經濟地位不同而異;積極的生育價值觀對政策預期效果的生育促進作用具有正向調節效應;生育支持政策正向預期效果的組合可以對育齡人群的生育計劃發揮協同促進作用。楊凡認為,應加強生育支持政策宣傳,強化政策針對性,注重文化的力量,提高政策協同性。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石智雷等人基於湖北省21個縣(市、區)的生育補貼政策研究發現:生育補貼政策有一個“閾值”,隻有當補貼金額高於一定額度時,才能發揮積極作用,促進人們的生育意願。此外,生育補貼政策既具有激勵效應,又具有托底效應。激勵效應表現為生育補貼提高了人們想生育的概率,而托底效應則表現為生育補貼降低了人們明確不想生育的概率。相比之下,托底效應比激勵效應更加明顯。
多位專家認為,“天門模式”對一些中小城市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近年來,石人炳與武漢理工大學講師柯姝琪,通過持續調研,對天門生育支持政策的實施過程、成效及挑戰進行全麵評估,係統研究天門生育支持政策的創新路徑及其實施成效。
柯姝琪表示,天門實踐對同類地區的啟示在於需建立生育成本共擔機製,推動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政策實施;應加強一孩生育支持以穩固生育基礎;要注重政策適配性設計,特別是提升靈活就業群體的獲得感。
有專家認為,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的出生人口雖會有起伏,但很難再有大的反彈,也很難有大的下降,大概率會維持在每年800萬-900萬左右。但也有專家認為,出生人口要維持在每年800萬-900萬較難實現。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總和生育率從20世紀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0年後的1.5左右,2024年則為1左右。
石人炳表示,新生人口數量,主要取決於兩個直接的因素:一是育齡婦女規模,二是婦女生育水平。從這兩個因素看,中國未來較長時期年出生人口數將呈下降趨勢。
“生育的問題不能僅僅在‘生育’上思考,是‘社會’的問題在生育上的表現。當養育太卷、教育太卷、工作太卷,大多數人認為生活太難、人生太難的時候,生育水平就很難提高。當媒體上到處呈現的是男女對立、代際對立、階層對立信息的時候,關心自我、關注自我就成為一種必然選擇。”石人炳稱,“重視人口高質量發展,必須要重視人的全麵發展,国产AV蜜桃网站的社會發展目標和社會政策設計要更加突出‘人’而不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