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讓人熬到頭禿的畢業論文有救了!
剛剛,在第12屆AI Day開放日上,百度學術官宣全麵“AI重構”——
它將從国产AV蜜桃网站熟悉的查文獻、找引用格式的資料庫,升級為覆蓋論文全生命周期的“搜、讀、創、編”的Research平台。
據悉,百度學術還將上線AI學術搜索、AI文獻總結、AI閱讀、論文圖譜等數十項新能力,打造行業首個一站式AI學術平台
怎麽個一站式?一起瞅瞅。
搜、讀、創、編全鏈路覆蓋
一般來說,無論是科研小白還是上頂刊如喝水的大佬,科研流程都不外乎以下幾個環節:
前期準備階段:論文開題、資料搜集、閱讀文獻。具體寫作階段:撰寫大綱、厘定結構、寫摘要、導論(文獻綜述、研究方法、問題)、正文(論證與實驗)修改與完善階段:對論文的格式、語言、表達進行潤色和優化。
而最難的莫過於前期準備階段,你得廣撒網去搜文獻,還得不停地捯飭研究問題、找research gap,一邊翻一邊琢磨。
更離譜的是——讀著讀著,好多人就幹脆換了個研究問題……之前的搜索全白費!
所以啊,搜索效率,真的能決定你是順利起飛,還是在文獻海裏迷路。
因此,在最高頻發生(重來)的論文搜集,匯總階段,AI學術搜索+AI全網搜索能幫上大忙。
在百度學術中,你可以先輸入幾個關鍵詞,讓它幫你找文獻。
然後點擊AI問答讓它在線幫你總結,整理。符合的直接保留,不符合的直接PASS。這極大地節省了国产AV蜜桃网站在不同PDF之間切換的時間。
不僅如此,為了確保文獻檢索密不透風,滴水不漏。
百度學術還推出了論文圖譜功能,它可以通過可視化圖譜,讓你在幾分鍾內掌握研究領域的經典文獻、研究熱點、發展脈絡,甚至是不同分支的研究方向。
其實,国产AV蜜桃网站剛才已經涉及了一些初步的文獻閱讀,但隻讀摘要可不行,真正的研究還要進行精讀。
在文獻閱讀階段,經常需要對書本、檔案等資料進行精讀。因此,上傳一些PDF、Word等本地文檔就成了家常便飯。
在百度學術中,文獻總結功能支持一次性批量上傳多達100個文件,AI可以在30秒生成結構化總結,幫助研究者在3分鍾內快速掌握文獻核心內容。
可以說,量子波動速讀也不過如此。
此外,在遇到研究者陌生的外語文獻時,AI閱讀還可以精準還原文獻版式,自動翻譯外文文獻,讓閱讀體驗更流暢絲滑。
而到了具體的寫作(創作)階段,一方麵,選題推薦功能還可以基於現有文獻,自動挖掘並推薦有價值的創新研究方向。
另一方麵,對於科研經驗不足的學術小白們,這還能幫助構建論文框架,並提供真實可溯源的參考文獻,進一步為科研減壓。
整個一個搜集、生成、敲定全打包。
當然,到這你可能會問?老師不會說我是抄的吧?
對此,百度學術也幫你想好了對策。創意對比可以進一步確保文章的原創性與真實性,真正實現用AI做真科研,研究真問題。
到了最後的編輯階段,你還可以直接在百度學術上,一鍵在線插入表格、圖表、複雜公式等,還能使用AI校對潤色等功能高效完成內容排版與審校。
什麽叫全鏈路?這就是全鏈路(doge)。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學術已經與問卷星達成合作,並接入專業數據分析平台SPSSPRO。
換句話說,從數據獲取、數據分析到結果展示,百度學術都能一條龍搞定,完全不用再來回切平台、切窗口。
(要是能自動做實驗就更好了,許願!)
AI時代的科研,就這麽簡單。
學術領域的TOP1
自2014年上線,11年間,百度學術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學術搜索引擎。
與此同時,在宏觀層麵,中國的科研人數、科研產出也持續創下新高。
據教育部發布的《202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約人,普通本科在校生約人,在學研究生約410萬人,博士約68萬人,碩士約342萬人。全國專任教師約人,高等教育專任教師約216萬人。
而根據施普林格·自然發布的自然指數2025科研領導者榜單顯示,2024年中國的科研產出份額以32122位居世界第一。
可以說,從本科、碩士生的課程論文,到登頂《自然》、《科學》的領域突破,中國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學術場域之一。
由此,在AI時代重構學術生產、交流、迭代、傳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而其中起壓艙石作用的就是學術資源的共享與獲取。
據悉,截至目前,百度學術已收錄6.9億文獻資源,文獻規模位列全球領先。此外,它還覆蓋了超104萬的學術資源站點,日均更新文獻量超42萬,中文文獻覆蓋率達97%,均位列國內第一。
同時,為了加速學術內容傳播、降低科研門檻,百度學術的收錄內容覆蓋教育部學科分類所有專業領域。
其中包含2.1億可直接獲取的全文資源以及1.6億的免費資源,位於全國領先。
除此之外,為了擴大學術機構、部門之間的連接,以暢通學術資源的獲取,百度還和國內外學術數據庫、出版社、學會、機構等達成合作,不斷加強中外學術資源獲取能力。
然而,歸根結底,科研終究依賴於人,所有工作最終都要落到具體每一個研究者身上。
因此,學者、學術社群信息的交流維護就至關重要,各類學術檔案的意義也就正在於此。
目前,百度學術已經為包括袁隆平、屠呦呦、鍾南山院士等國際級院士在內的420萬學者搭建了主頁。
可以說,隨著學術生態建設不斷完善,百度將“學術底座”升級為“全球學術生態引擎”的願景也愈發可期。
所以,無論是正在與論文苦戰的學生黨,還是以學術為誌業的學者群體。
在AI時代的研究,不妨從百度學術這樣的平台開始。
體驗入口http://xueshu.baidu.com
關於国产AV蜜桃网站|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當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