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7日電(記者 李夢涵)9月6日,值我國在第75屆聯大會議宣布成立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五周年之際,第五屆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論壇(FBAS 2025)在京隆重召開,論壇旨在推動大數據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合作,分享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實現中的數字科技經驗與實踐,共同繪製數智驅動可持續發展的科技藍圖,加速推進未來5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進程。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何宏平,聯合國副秘書長李軍華,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創始主席白春禮,斯洛文尼亞前總統、世界領袖聯盟主席達尼洛·圖爾克(Danilo Türk),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司司長戴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自然科學助理總幹事利迪亞·布裏托(Lidia Brit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土地與水資源司司長李利鋒在開幕式上致辭。
第77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克勒希·喬鮑(Csaba Korosi)、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SDG中心)主任郭華東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誇拉沙·阿卜杜勒·卡裏姆(Quarraisha Abdool Karim)分別作題為"數字智能驅動可持續轉型——展望2030及未來"、"數字技術加速可持續發展目標進程" 和"大數據、可持續發展:TWAS視角下的全球科學合作——數字智能助力開創公平世界"的主旨報告。
克勒希在報告中強調,實現可持續發展轉型,需要係統性變革與全球合作,必須將宏觀願景轉化為現實行動。他指出,當前全球麵臨政治衝突加劇、經濟分化和債務危機,這些因素正削弱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他特別強調人工智能在數據收集、趨勢分析和政策製定中的關鍵作用,並呼籲建立統一的可持續性衡量體係。
郭華東在報告中強調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對於加速實現SDGs的關鍵作用。他表示,作為中國推動SDGs的科學實踐,麵向後2030年全球可持續發展,SDG中心牽頭發起數字可持續發展國際科學計劃(DSP),旨在通過國際合作研究與開放科學,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數字基礎設施、數字指標體係、全球科學報告和數字轉型示範,並呼籲國際社會以"可持續發展議程十周年"為轉型契機,用數字科技鑰匙開啟可持續發展未來之門。
卡裏姆表示,科技創新是推動構建世界公平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議題。她強調,唯有消除數字壁壘,才能確保科技紅利普惠全球。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既可能加速全球南方可持續發展,也可能加劇數字鴻溝,因此,亟需強化數據與智能技術能力建設、充分肯定全球南方的科研主體地位並逐步構建互信協同的夥伴關係。
論壇開幕式上,SDG中心推出"靈息·可持續發展目標大模型"(以下簡稱"靈息SDGs大模型",http://sdg.casearth.cn/ai/)並發布《地球大數據科學論叢》(以下簡稱"論叢")。靈息SDGs大模型是將可持續發展目標及其子目標作為整體複雜動態係統進行總體監測、智能分析和預測模擬的人工智能係統,是全球首個服務於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大模型。該模型通過創新多模態數據融合、檢索增強生成、時空分析、因果推斷、預測仿真等關鍵技術,自主研發了文獻綜述、指標分析、報告編寫、三維交互及智能敘事等五大智能體,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方麵率先跨出了引領性的一步,服務於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綜合分析與決策。
論叢由SDG中心、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與科學出版社聯合推出,是國際上首套係統總結地球大數據研究體係的專業出版物。SDG中心主任郭華東院士指出,論叢的發布標誌著地球大數據研究正不斷從觀測與分析走向知識集成與智能化應用,促進了地球係統科學研究範式的演進,為科學研究與政策實踐搭建了橋梁,為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可持續發展挑戰貢獻了新的思路與方法。
同時,第77屆聯大主席科學助理約翰內斯·庫爾曼(Johannes Cullmann),毛裏求斯共和國前總統阿米娜·古裏布·法基姆(Ameenah Gurib-Fakim),《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前執行秘書易卜拉欣·蒂奧(Ibrahim Thiaw),斯洛文尼亞前總統、世界領袖聯盟主席達尼洛·圖爾克(Danilo Türk),之江實驗室主任、阿裏雲創始人王堅共5人當選為2025年度 CBAS Fellow。
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院主辦,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承辦,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發展中國家科學院、2024—2033年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等國際組織和團體作為支持單位,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地球觀測組織、國際科學理事會數據委員會、"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泛非綠色長城機構等11個國際組織為國際夥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三十餘家國內外科研院所共同協辦。
此次論壇為期三天,還將舉辦"數字科技加速全球可持續發展""全球尺度可持續發展科學監測報告(2025):地球大數據視角下的十年進展""AI 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大模型和智能體的作用""數智驅動可持續發展—青年行動""國際合作應對水資源與災害問題:研究、教育與可持續發展路徑"和"地球大數據助力非洲及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挑戰與機遇"等6場特別分會及39場平行分會,吸引來自全球近50個國家和17個國際組織代表700餘人共聚北京。
關於国产AV蜜桃网站|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當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