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人工智能+”行動深入開展,AI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有序推進。財富管理平台與金融機構如何積極探索,共建AI+財富管理服務新生態?
9月12日,在螞蟻財富主辦的2025年外灘大會見解論壇上,來自學界、業界的專家高管共同探討了AI+財富管理的新未來。螞蟻集團財富事業群總裁、螞蟻基金董事長王珺表示,AI技術貫穿了螞蟻財富開放平台演進的全過程。平台3.0升級,向合作機構開放全場景聯合運營,因此更需要AI工具來提質增效。
升級後的螞蟻財富開放平台將麵向金融機構、內容創作者等合作夥伴開放“三大專業AI助手”,包括AI投研助手、AI運營助手和AI內容創作助手。螞蟻財富開放平台數據顯示,目前AI助手已經有上百家基金、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注冊使用,輔助機構在投研、運營、內容陪伴等工作中提質增效。
螞蟻集團財富事業群總裁王珺進一步稱,平台將向機構開放全場景“聯合運營”,在2026年逐步開放預計超500億PV(Page View,頁麵瀏覽量)曝光,以及過萬億的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交易總額)成交。
此前2025年5月,中國證監會印發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指出,要加快建設一流投資機構,鼓勵基金公司加大對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研究應用。
而在專業投研場景,一些基金公司則已經開展了智能投資的新嚐試。據易方達基金首席信息官劉碩淩介紹,易方達將AI應用到了主被動投資的部分環節,如提升投研人員的研究效率和能力邊界,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投資信號,並在量化策略產品中探索AI智能決策。
“現在就用AI做投資,其實已經不是一個可選(項),已經是一個必選(項)。”劉碩淩認為,進入大模型與生成式AI階段,智能投資已從“試驗”變為“必選”,資管機構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是用AI實現“投得更好”。
劉碩淩進一步指出,當前全球資管行業已進入“AI的下半場”。這一階段的核心競爭,已從算法模型的比拚,轉向對數據維度、時間長度與質量的爭奪。
“中國的資產管理行業會不會像新能源一樣是個彎道超車,現在我覺得是會的,国产AV蜜桃网站很有可能從主動投資直接跨越到被動增強的智能投資時代,這種可能性是非常有的。”劉碩淩稱。
永贏基金基金經理張璐則以“廚師比喻”分享了AI在投研應用中的價值:其一,在“備菜”階段,AI可快速處理海量信息;其二,AI能實現“自動翻炒”,即在策略編寫與執行中提供支持;其三,AI有助於“更懂客戶”,更全麵把握客戶的風險偏好、投資金額及盈虧狀況,真正實現與其投資需求相匹配。
與此同時,張璐也提到,投研中許多環節仍需實地調研,“比如去工廠參觀、與管理層交流、查看生產設備及產品線,這些需要親身體驗的‘煙火氣’,是AI難以感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