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寶光 )今年暑期,武漢大學文學院“語潤輪台·文興鄉村”普通話推廣與鄉村振興雙向賦能計劃實踐隊,以“省-校-院”三級“青馬工程”學員為骨幹,奔赴新疆輪台開展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實踐活動。實踐隊由湖北省語言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中國語情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赫琳教授全程指導。
在輪台縣紅橋社區,實踐隊員組織開展紅領巾小課堂,利用人工智能工具,通過破冰遊戲、拚音講解、帶讀古詩詞等趣味形式,向孩子們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基礎知識。
武漢大學文學院“語潤輪台·文興鄉村”實踐隊成員組織開展紅領巾小課堂。受訪者供圖
在鐵熱克巴紮鄉巴什闊玉克村,實踐隊員麵向當地幹部職工開展“青馬先鋒”基層普通話培訓,針對發音問題進行個性化糾音,並與其一同舉辦“小手拉大手”國通語展示比賽,通過朗誦和舞台劇,生動展現出一代代鐵鄉人用奮鬥改變家鄉麵貌、用國通語架起溝通橋梁的動人故事。
在輪台縣新星路社區,實踐隊員走訪當地居民,了解到分屬不同年齡階段的當地居民,在生活和工作中普遍學習和使用國通語,並深切體會到當地居委會為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工作作出的突出努力。
實踐隊員還與“西部計劃”誌願者代表何禕萌、援疆幹部代表孫凱深入對話,聆聽其援疆心聲;走近草湖鄉博斯坦村“致富帶頭人”如孜罕·麥麥提,了解她自學普通話、成為“最美巾幗推普人”的奮進曆程;追尋塔裏木沙漠公路護路人的足跡,感受其以實際行動投身新時代防沙治沙的堅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