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被點名!真相曝光,煽動仇視父母、顛倒黑白隻是冰山一角 現在網上能聊天交友的地方可太多了,像抖音、微博、小紅書這些 APP,大家除了聊天,還能隨便說點自己的想法。就說小紅書吧,以前火起來就是因為大家能暢所欲言,評論區裏聊啥的都有,不管是國家大事還是明星八卦,用拚音縮寫一替代,好像就沒人管了。 可也正因為這份 “放縱”,好好的娛樂軟件慢慢變成了謠言滋生的地方,連官方都忍不住點名批評,不少網友看了都氣壞了,紛紛說要嚴查,不能再這麽縱容下去。其實小紅書以前還挺風光的,老外聽說它跟 TikTok 有點像,都紮堆下載,還衝到過蘋果美榜第一呢。那時候大家在上麵發生活照、視頻,玩得可開心了,小紅書也借著 “平替” 的名頭攢了不少用戶。 可誰能想到,用戶多了之後,它反而不管事了。上麵的負麵言論越來越多,尤其是娛樂版塊,小黑粉隨便造謠詆毀,說的話簡直刷新三觀。就拿吳某某來說,他犯了錯進監獄是明擺著的事,結果小紅書上還有人說他是被人做局,替他喊冤,這不是明擺著不把法律和政府公信力當回事嗎?更離譜的是,這些話還能堂而皇之地掛在上麵,一點都不管。 要知道小紅書可有上億用戶,天天看這些東西,很容易讓人失去正常的思考能力。可平台好像根本不在乎,眼裏隻有流量,任由這些事情發生。而且不光是造謠,上麵還總炒男女對立、婆媳矛盾的話題,隨便一張圖、幾句心情,就能編出一堆渣男出軌、婆媳吵架的故事。不管內容是真是假,隻要有人討論,平台就把它推成熱點,甚至送上熱搜,就為了吸引更多人來看。
時間一長,越來越多年輕人把小紅書當成了發泄情緒的地方,根本沒法理性交流。有時候一點小事,被人帶帶節奏,就變成了人身攻擊,甚至引發群體對立。更讓人擔心的是,平台的算法還總推這種極端言論,那些客觀理性的聲音反而沒人看。年輕人本來就容易受影響,還有不少未成年人也在上麵逛,天天看這些,很容易形成非黑即白的想法,對現實社會產生錯誤的認知。 其實國家早就開始管網絡環境了,出了不少規定,就是想讓網上環境幹淨點。小紅書有這麽多用戶,本來該負起責任,好好審核內容,引導正確的價值觀,可它倒好,為了短期利益,放任這些不良信息傳播。雖說平台說自己有 AI 審核和人工團隊,可違規內容還是到處都是,真不知道是技術不行,還是故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除了內容問題,小紅書上的 “坑” 也不少。有些號稱 “種草” 的內容,其實是商家花錢推的廣告,卻裝作是普通用戶分享,這不是騙消費者嗎?還有人說免費分享學習資料,等你去聯係,就被拉去加微信付費。更嚴重的是,還有不法分子在上麵裝成普通人,分享所謂的 “致富經”“投資秘籍”,把人騙去虛假投資平台,最後讓人血本無歸,這種事發生了不少,平台也沒好好管管。
說到底,光靠平台自己約束肯定不夠,監管部門得加大檢查力度,定好長效機製,要是平台總違規,就得依法嚴懲。咱們用戶也得提高警惕,學會分辨信息真假,別跟風亂傳。這次小紅書被約談,也給所有社交平台提了個醒:流量再重要,也不能丟了社會責任,要是為了流量不擇手段,最後肯定會失去用戶信任,甚至觸犯法律。希望小紅書能吸取教訓,好好整改,畢竟網絡自由也得有邊界,不能想怎麽樣就怎麽樣。